供稿: 贾祺 原潇珍 | 时间: 2025-09-15 | 次数: |
2025年暑假,我院“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社区街巷,用脚步丈量国情,用理论回应时代。16场“分众滴灌”式宣讲,老中青幼各有席位,社区、校园、企业皆成讲堂,实践团成员把党的创新理论翻译成“童言童语”,缝进“青春梦想”,更揉进“银发笑颜”。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由此启幕——一场把宏大叙事拆成乡间烟火、把真理味道讲成家常话的青春远征。
图1 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
普法润社区千户增信,担当铸基层一脉承责,创新领企业百舸扬帆。“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赶赴各地开展面向青壮年群体为主的系列宣讲活动。面对社区居民,实践团成员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开展防诈普法宣传活动,为期两天摆摊设点,为社区居民、商贩、环卫工送上防电诈、妇女权益、劳动者权益“法治快餐”。面向街道办事处基层工作者,实践团成员以优秀社区干部事迹阐释“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为青年志愿者注入服务基层的内驱力。面对企业员工,实践团成员在滑县美利来实业解读政策、对标南南铝案例,倡议员工“争做自主创新排头兵,抓创新就是抓未来,把车间一线变成创新赛场”。三场宣讲,同一束光。让法治成为习惯,让创新成为日常,让担当成为青春最鲜亮的底色。
图2 “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面向青壮年开展宣讲部分剪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成长之路的困难挫折,青少年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直面挑战,乘风破浪。为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团队成员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打磨宣讲稿件,设计宣讲环节,共前往七个村镇,用沉浸式互动为青少年带去别开生面的理想信念主题宣讲。从“小梦想”到“大中国”、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敢于攀登人生高峰”,抽象的价值观念在少年们的心中变得生动可感。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未来开展宣讲活动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围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3 “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成员面向青年宣讲合影
图4 “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成员与青少年沉浸式互动部分剪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正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响应保障好老年人生活的号召,团队成员前往焦作市修武县富润华庭老年颐养中心探望老年人,帮助老人整理床铺,并向工作人员宣传国家老龄事业的最新进展,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办实事、兢兢业业行善事。此外,团队成员走进常住人口不足500、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五成的禹州市无梁镇月湾村,开展为期四天的关爱空巢老人行动。烈日下帮助老人播种菜籽、浇水施肥、挖野菜,教老人使用智能机接打视频,并为老人们留下了手绘说明书。这些青年人如同一束微光,洒落在老人的生活角落,也映照出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图5 “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成员探望老人部分剪影
从幼儿园到企业车间,从社区广场到革命圣地,“青言青语 声入人心”实践团16场分众化宣讲与暖心服务,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基因讲到最基层、最需要的地方。童声里的扣子、少年心中的梦想、青年肩上的担当、老人眼角的笑意,汇聚成一幅“生逢盛世、为之奋斗”的青春群像。故事未完,脚步未停,马院学子将带着更厚重的答案、更明亮的眼睛共赴下一场青春征程,继续向山的那边,向人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