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概论教研室 | 时间: 2025-04-23 | 次数: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4月22日,我院米卫娜老师带领2022级安全卓1—4班学生走进“西大井191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情景演绎、场馆探访、实物观摩等形式,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激发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在“西大井191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师生们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沉浸式情景剧,重温了焦作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焦作煤矿工人进行反帝大罢工的峥嵘历史。“工友们!帝国主义压榨我们的血汗,军阀混战让百姓流离失所,我们不能再沉默!”情景剧生动再现了1925年焦作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而举行大罢工的场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劳工万岁!”的口号声响彻矿区,师生们化身1925年王封矿罢工工人,在演员引导下用铿锵有力的呐喊还原历史现场,深刻体会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随后,师生们循着“红色足迹”依次参观了王封矿井架、反帝大罢工陈列馆、家风家训馆、国旗教育馆等。矿井遗址中,古老的矿道、斑驳的墙壁、陈旧的采煤工具,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在各陈列馆内,丰富的图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详实的文字介绍,全面展现了焦作煤矿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辈们在西大井留下的光辉足迹。参观过程中,米卫娜老师以“西大井1919”的红色历史为背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阶级观和革命观,全面介绍了焦作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从最初的自发抗争到后来的有组织斗争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
思政课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未来,我院将持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与时俱进加强思政课建设,坚持不懈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让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